授课笔记
第4部分 第14-16课
教会与其它宗派及世界的关系
第14课教会团契与成员责任
教会团契的目的
(1)学习传讲《圣经》教训;
(2)保守福音圣礼不受败坏;
(3)促进会友的圣洁与造就;
(4)在主里不断长进并且荣神益人。
· [西2:2]要叫他们的心得安慰,因爱心互相联络,以致丰丰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,使他们真知道上帝的奥秘,就是基督。(启2:25但你们已经有的,总要持守,直等到我来)
· [腓2:15]使你们无可指摘,诚实无伪,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,作上帝无瑕无疵的儿女。你们显在这世代中,好像明光照耀。
教会成员的特权
(1)参加圣餐;
(2)使自己的子女受洗;
(3)蒙教牧眷顾;
(4)承受教会同情与祷告;
(5)承受上帝特殊应许;
(6)得着属灵权柄,参与裁决教会相关事宜。
儿子的名分
- [徒2:42]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,彼此交接,擘饼,祈祷。
- [诗147:19,20]祂将祂的道指示雅各,将祂的律例典章指示以色列。别国祂都没有这样待过。至于祂的典章,他们向来没有知道。你们要赞美耶和华。
- [罗9:4]他们是以色列人。那儿子的名分、荣耀、诸约、律法、礼仪、应许都是他们的。
教会成员对牧师当尽的本分
(1)服从牧师公义、合乎《圣经》的权威;
(2)热爱并敬重牧师;
(3)不断参加他的侍奉;
(4)在各样善行上与他合作;
(5)慷慨地支持他;
(6)迫切地为他祷告。
- [帖前5:13]又因他们所作的工,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,你们也要彼此和睦。
- [来13:7]从前引导你们,传上帝之道给你们的人,你们要想念他们,效法他们的信心,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。
- (参见:林前16:15,16;帖前5:11,12;林后1:11;)
教会成员彼此之间的责任
(1)彼此相爱,看顾和代祷
(2)在患难中彼此探望;
(3)必要时当以忍耐与恩慈相待;
(4)竭力保守和平与和谐。
- [加6:2]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,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。
- [雅5:16]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,互相代求,使你们可以得医治。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,是大有功效的。
- [弗4:2]凡事谦虚,温柔,忍耐,用爱心互相宽容
- [罗12:13]圣徒缺乏要帮补。客要一味的款待。
教会成员对教会的责任
(1)供养教会的需要;
(2)积极关心教会的问题;
(3)用一切合法手段寻求教会的兴盛;
(4)真诚地服从教会的劝惩。
[林前16:2]每逢七日的第一日,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。免得我来的时候现凑。
对自己的责任
(1)在知识、美德以及与上帝相交中长进;
(2)生活圣洁,为人表率。
- [约5:39]你们查考圣经。(或作应当查考圣经)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。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。
- [诗1:2]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,这人便为有福。
对家庭的责任
(1)坚持家庭敬拜;
(2)树立圣洁榜样;
(3)以敬畏和儆醒之心治理和引导子女及仆从。
[创18:19]我眷顾他,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,遵守我的道,秉公行义,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。
[诗118:15]在义人的帐棚里,有欢呼拯救的声音。耶和华的右手施展大能。
基督徒的公民责任
(1)完全诚实与忠心,过一种和平、圣洁、无可指责的生活;
(2)时刻为荣耀救主上帝而活;
(3)竭尽全力活出上帝子民的美好见证,确保在不信主的人中间有好名声。
理财责任
无论管理的财物多寡,自己都是上帝的管家。必须为荣耀上帝而使用财产,时刻预备向上帝交帐。
(参见林后9:7;徒10:20;箴3:9;提前6:17;罗10:14,15;)
慷慨乐捐
拒绝奉献支持拓展基督事工当受谴责;慷慨乐捐是基督徒品行的明证。
(参见约一3:7;林前6:10;弗5:5;箴21:26;结18:7,9;诗112:5,9;林后8:1-8,24。)
第15课 教会与其它宗派及世界的关系
基督教会保持纯正信仰
从使徒时代起,教会受到无数异端与迷信的搅扰;那日子以前,必有离道反教的事,并有那大罪人,就是沉沦之子,显露出来。他是抵挡主,高抬自己,超过一切称为神的,和一切受人敬拜的。甚至坐在神的殿里,自称是神。(参见帖后2:3-7。)
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
抗罗宗(Protestanten)即「新教」。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,路德派新教势力曾在德意志帝国会议中取得优势,后在1529年斯拜尔帝国会议中一度丧失优势,致使该次会议作出恢复天主教特权的决议案。1529年4月6日,与会的路德派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对此提出抗议,为此被称为「抗议者」,德语作Protestation。后被衍伸而泛指对罗马公教(即天主教)抱抗议态度的新教各宗派。汉语意译作「抗罗宗」又称作「归正教」「改革宗」。
500年后的变化和认识
Huakezi在“Is the Reformation Over?”《宗教改革結束了嗎》书评中说:
天主教会对“因信称义”在字面上如今没有太大异议,甚至与不同新教团体发表书面声明确认该教义的重要性。这使许多福音派基督徒对天主教好感大增。但基督徒对圣母与圣徒崇拜,炼狱说,七项圣礼等教义仍然保持怀疑态度(这些教义跟因信称义也有关系)。
天主教会与抗罗宗的关系已不再是持续了四五百年的敌视。虽然双方仍然有许多的不同,但是在各个方面双方已开始有所合作,包括在公共政治领域,福音派与天主教基于保守的政治立场,可以在各大社会与道德议题上(如反堕胎)可以进行携手合作。
基督教会必须保持纯正信仰
(1)唯独《圣经》才是我们信仰与生活的充分的标准。
· [提后3:16,17]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,(或作凡上帝默示的圣经)于教训、督责、使人归正、教导人学义,都是有益的。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,预备行各样的善事。
· [约5:39]你们查考圣经。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。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。
(2)口头传统和人的权威不可取代上帝的圣言。
· [太15:3,6]耶稣回答说,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,犯上帝的诫命呢。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。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,废了上帝的诫命。
· [加1:8]但无论是我们,是天上来的使者,若传福音给你们,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,他就应当被咒诅。
· [西2:8]你们要谨慎,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(译者注:或译“哲学”),和虚空的妄言,不照着基督,乃照人间的遗传,和世上的小学,就把你们掳去。
· [启22:18]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,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,上帝必将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。
(3)耶稣基督是教会独一的真正根基。
· [林前3:11]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,就是耶稣基督,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。
· [徒4:12]除祂以外,别无拯救。因为在天下人间,没有赐下别的名,我们可以靠着得救。
(4)基督作为教会的元首及至高者。
· [弗1:22]又将万有服在祂的脚下,使祂为教会作万有之首。
· [西1:18]祂也是教会全体之首。祂是元始,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,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。
(5)唯独敬拜上帝,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。
· [太4:10]耶稣说,撒但退去吧。因为经上记着说,当拜主你的上帝,单要事奉他。
· [腓2:9-11]所以上帝将他升为至高,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,叫一切在天上的,地上的,和地底下的,因耶稣的名,无不屈膝,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,使荣耀归与父上帝。
第16课 长老制教会治理优势
(1)按上帝圣道而制定的充分规定维持次序;保守基督所传讲的真理,避免错谬与异端;
(2)有权选择自己的牧师与长老;维护和平与合一,避免分裂与纷争;保守各样权益与权利;
(3)保持虔敬,一旦发现丑闻与污秽,或者权利受侵犯,可以提交教会审议会调查与裁定;
(4)保持基督所设立的圣礼的荣耀与纯洁;在教会侍奉中确保父上帝与主基督的荣耀。
(5)用基督所悦纳的方式安慰、振奋并激励圣徒;
长老制教会对其他教会当尽责任
(1)长老制教会成员应当尊重其他教会成员的宗教观点与做法;
(2)避免固执己见,避免具有偏见;
(3)禁止各样无事生非的辩论,禁止秘密劝诱他人改宗;
(4)互表基督徒的谦让,彼此友好问候;
(5)与他们合作,促进各样善道和善行。
长老制教会与世界的关系
(1)基督设立教会为世上的光和盐,使世界在时候尚未满足时不致毁灭;
(2)基督设立教会为真理的柱石和根基;
(3)基督设立教会为一个有宣教使命的差会,差遣教师,将万邦聚集到基督国度。
(参见太5:13;提前3:15;太28:19。)
基督应许教会的结局
(1)认识耶和华的知识必将充满全地;
(2)随着外邦人被召聚归向福音,犹太人必将重得那被废弃的特权,得以在福音各样的祝福上有分。
(参见罗11:25-27;太28:19)
教会对世界的影响
愁苦由罪生出,福音广传天下,罪人回归基督——
(1)贫穷与疾病必将大规模地减少;
(2)人们与神和好,得着应许祝福,促进和平友爱;
(3)资源将日见加增,支出将日见缩减;
(4)社会各阶层建立诚信,传播信息、良善、尊重、温柔和谨慎,促进人类的普遍幸福。
基督教会广传福音
(1)基督教会负有宣教使命,传福音是崇高的目的与责任。
(2)长老制教会作为大公教会的一个分支,将福音传遍全地,是崇高的目的与责任。
(3)长老制教会是最纯正的基督教,其全部教训、组织形式及敬拜仪式都是源自上帝纯正的真道,更当迫切地将福音传遍地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