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伯来书综览


张西平牧师    编著

作者:不详

日期:主后 6466

地点:不详(可能在西班牙)

受书人:住在罗马城里的犹太人

目的:指出耶稣基督远超过犹太教。这书卷对不信的犹太人有护教性、布道性,对信徒则有劝慰性。

主旨:基督的超越性

钥节:「如今耶稣所得的职任是更美的,正如他作更美之约的中保;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。」86

 

简介

希伯来书是作者写给一群面临逼迫的信徒,书的对像是住在罗马城里的希伯来人(即犹太人)。这社团中有已归信基督的犹太人,也有仍在等待基督(弥赛亚)来临的犹太人,故当中有信的,亦有不信的。但因所处的政治背景,他们当中的犹太信徒饱受各种迫害,以致信心有些动摇,甚至有人后悔成为信徒,欲转回犹太教, 因为罗马政府只承认犹太教是犹太人合法的宗教。亦有些犹太教徒已听过福音多遍, 在救恩边缘徘徊,只要再进一步接受,便可获得神赐的应许(即永生);但因目睹基督教被定为非法宗教,这些人便裹足不前,不想继续追求下去,只要躲在合法的犹太教里。

鉴此,作者便写就这一重要的神学巨著,宗旨有三:

1.    强调耶稣之超越性:祂是神的儿子,祂的地位超过旧约的众先知,也比天使和摩西高;神立祂为永远的祭司(41481)

2.    鼓励在救恩边缘的犹太教徒,勿忽略神全备的救恩(23),勿以不信的恶心对待神(312),勿再重钉神的儿子于十架上(66),勿视神儿子的血为平常(1029), 勿轻看神是烈火 (1229)

3.    安慰信徒,不要气馁、灰心、退后,以历代的信心伟人及耶稣为榜样,切勿丢弃信心,努力奔走前面的路,忍受各种苦难,得到神之应许及天上永远的家乡。

本书的主题分二大段:

(1)基督的超越(141018

(2)基督徒的超越(10191317

本书特征

1.    是新约书卷中,在作者、读者、写作地点、日期等问题上,最隐晦不明的一卷,也是新约书信中文学最深奥、优美之书卷。

2.    全书充满旧约的气息(约有 86 次,清楚引用旧约

3.全书为一本「基督论」,彰显耶稣基督的本性与救赎工作,特别是祂的神人二性。在新约中,除罗马书 834 外,只有本书介绍基督现今在天上的工作725

4. 在丰富的教义中穿插了五篇警告短文,具布道性,以未信者为对象21-437-19  511-6201026-391214-29

5.  钥字包括有「更美17 次)、「永远」(17 次)、「约」(21 次)、「血」(25 次) 等。

简纲

一、引言:基督是神最后之启示  (1 章上)

二、基督的超越  (1 章下~10 章上)(教义)

A.          身份上的超越•——远超天使(1 章下~2 )

B.          治理上的超越——远超摩西(3 )

C.          安息上的超越——远超约书亚(4 章上)

D.          职分上的超越——远超亚伦(4 章下~7 )

E.          功效上的超越——超过旧约(810 章上)

1.    更美的新约(8 )

2.    更美的帐幕(9 章上)

3.    更美的祭物(9 章下~10 章上)

三、基督徒的超越(10 章中~13 章上)(生活)

A.    信心 (10 章中~11 )

B.     盼望  (12 )

C.    爱心 (13 章上~13 章中) 四、结语(13 章下)

A.  请 求 (131829)

B.  祝 颂 (132021)

C.  计 划 (132223)

D.  问 安 (132425) 

五插段:五警诫为布道性,针对未信者

1.214)切勿忽略救恩

2.3719)不要硬心

3.511620)得到救恩进入完全

4.102631)反叛的结局

5.121829)旧新约之比较,勿弃绝神的告诫

历史背景

1.     作者的问题

希伯来书的「作者」与「读者」是谁,同是谜。对这些问题,学者已有一千多年的研究。归纳起来,作者有下面几种可能:保罗、亚波罗、巴拿巴、路加(「路加说」从书内精湛之希腊体裁,及书之内容明示作者必与保罗为挚友等根据而定)、罗马的革利免,以及「双作者说」。据此说,本书为两个作者之作品,但此说有不同的「配法」:

a.    亚基拉与百居拉

b.    巴拿巴与路加

c.     保罗与路加:此说以保罗为主要作者,路加则是他的副手(或路加为主,保罗为辅)。此说能解书内「保罗部份」及「非保罗部份」的坐题;也能除去 13 23 节的困难,以及 13 23 节与提后 4 921 节之比较,看到作者与保罗的同工相熟;最能配合历史背景;这背景乃可放入保罗首次从罗马释放后,与路加同访西班牙,那时适逢罗马皇帝尼罗宣令基督教为非法宗教,罗马教会信徒大受逼迫,一些犹太信徒便落在回犹太教的危机里。

2.     对象问题:读者是谁?

a.    外邦信徒

b.    犹太信徒

书之风格、语调及主题的发挥。

1121639111318 可显出读者主要为犹太人。

警告勿重回犹太教或旧约。

大量引用旧约,说明本书的对象为犹太信徒。此为传统学者之意见。

读者在何处?参(1)1324(2)收信人;(3)历史的旁证,可指出罗马为读者所在,此乃大部分学者之意见。

3.     著书的时机

a.    远因

新约教会的成员往往是犹太人与外邦人同聚在一起,但除少数教会外,大部份的教会皆以外邦人为主,而希伯来书可能是少数的例外。在第一世纪中叶, 自基督教开始传至当时的地中海犹太人世界后,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不多,而那些接近基督教的犹太人,因为政治与宗教的因素,多在救恩门外徘徊。他们的信仰不稳定,更受其他压力的影响,使他们的信心不易萌芽茁壮。

当时这些犹太教须面对七方面的困难:

基督与旧约的关系如何解释、如何协调?

犹太教的献祭制度与基督教的敬拜形式,如何调和?

旧约「耶利米之约」(亦称新约)与基督关系如何?

犹太信徒受自己同胞迫害,使不少信徒离弃基督,想要返回犹太教;亦使不少要相信的人裹足不前,呈后退的现象。

旧约的献祭制度能否除去人罪?

外邦信徒如何与犹太信徒相处相交?

外邦信徒对犹太教的信仰与礼仪又如何处置?

这些困难构成本书着成的历史前提,在书中获得完满的解答。

b.    近因

作者可能为保罗与路加,据历史学家推测:保罗自罗马监狱释放后,先处理他与教会有关的事务(参教牧书信内之历史重建),事情办理完毕,他便往西班牙去,满足多年的宿愿(1528)。此时应是 64 年春,他在那里逗留约二年之久。

64 年夏(7 1924 )罗城大火,10 月间罗马皇帝尼禄嫁祸基督徒,并把基督教定为非法宗教。当时基督徒广受逼迫,特别在罗马城的教会,处境更是艰难(1032124)。犹太教中的慕道者及教会内信徒在此情况下便产生一个趋势, 继续遵守犹太教(合法宗教)的信仰,及各类祭祀仪式,可以躲在犹太教后暂时苟且偷生。作者有鉴于此,便写这封书信来警诫他们(214)、劝慰他们(1322)、坚固他们(12113)

简介

有人称希伯来书为「第五福音书」,前四本福音书描写基督在地上的作为,希伯来书则描写基督在天上所作的。本书告诉我们,基督升天为信徒之大祭司,现今在「天上的至圣所」中,每日为信徒祈求(来 725;罗 834)。 

 

一、基督是神最后之启示(113


本书指出基督乃犹太教盼望的中心,是犹太教人士朝夕的期待;他逐步辩证基督的超越,超越犹太教所尊崇的一切对象:天使、摩西、约书亚、亚伦、旧约,这些都是犹太教信条中重要的课题,今因基督的超越,使他们全黯然失色。基督确是满足犹太教的心愿,于是作者下笔时,开宗明义地引证基督的超越。

全书前三节是一篇序言,感人至深,说服力强,充满了重要之真理,不仅是全书主题的阐释,亦是一个邀请,诚邀读者深思耶稣基督的卓越。

A.神在古时的晓谕(11

作者开始下笔时,立即宣告五件要事:

1.     神是启示晓谕的神

神需启示,一因人的心被撒但封闭与蒙蔽,二因神喜悦人明白祂的心意。神借着祂的仆人众先知、使徒或其独生子,显明祂的存在与教导。

2.     神藉媒介传达祂的启示

神借着祂的仆人众先知作传话的出口,宣告神的启示,故先知为神的代言人(彼后 l21)。

3.     神的启示乃多次多方的

「多次」意「多部份」,表示神的启示是「分期付出」、循序渐进的,借着上文所说的媒介诸如亚伯拉罕、大卫、以赛亚、耶利米、以西结、但以理),让世人明白祂的心意,此点构成圣经的「启示渐进论」。「多方」意「多方法」、「多款式」,表示神的启示是「按部就班式」的,由浅入深、由寡而众、由简而博,让世人逐步明了祂的旨意。

4.     神的启示从古时便开始

「古时」表示神的启示是按时前进的,主要分两个时代:一是在旧约,一是在新约。在旧约,藉其先知;在新约,藉其儿子。

5.     神的启示直接交给列祖

「列祖」一词惯指犹太人,他们是神的选民,是神主权所拣选的人,是以色列人肉身的先祖,也是外邦人属灵的祖先。

B.     神在末世的晓谕123

1.     儿子的晓谕(22 上)

神在古时的晓谕是借着祂的仆人(众先知);在「末世」,却借着祂的儿子完成。所以神最后的启示称为「儿子的启示」。神的儿子是启示的最后媒介,最后的启示则是直接、个人性、完全的。基督的降生就开始了「末世时代」。

2.  儿子的介绍(12 下~3

神在末世晓谕人的「传道者」乃是「儿子」,究竟祂是谁?祂与父(神)的关系又如何(即下文 1514)?祂与人的关系又如何(即下文 2518)? 作者分七点详述:

a.    祂是承受万有的(12 上)

b.    祂是创造万有的(12 下)基督是创造主。

c.    祂是神荣耀的光辉(13 上):「光辉」是与「光源」同质的,这光辉是神属性的一部份,基督确是神荣耀的化身。

d.    祂是神本体的真像(13 中):「真像」指同等性质,指神的实质;「基督是神」。

e.    祂是托住万有的13 中):基督以其「权能的命令」托住万有,「命令」即「发出的话」。基督本以「道」(话)创造万有,祂也以命令「托住」;

万有靠基督而立,因为祂能维持万有的进行。

f.    祂是洗净人罪的(1中):伟大全能的基督不只是能创造与托住万有,又主动代人死,洗净人的罪污,为人开了救赎的泉源。

g.   祂是掌管万有的13 下):基督完成救赎升天后,归回父神处,「坐在」神的右边。「右边」是执掌权能之处,此句即指基督远超一切。基督的升天、坐在父神右边,辅证祂得胜为王的资格与身份。

由上文所提的各点,作者印证基督是先知中的先知,祂将神最后的启示交给人;祂是祭司中的祭司,因为祂洗涤人的罪;祂是王中之王,因祂坐在神的右边;这是弥赛亚三个不可摇动的位分:先知、祭司、君王。作者在三节精简的启语序言内,将基督的伟大与卓越,刻划入微,描写得淋漓尽致。 

二、基督的超越(141018(教义)

耶稣超过天使,因为天使不过是服事神和圣徒的受造之物,耶稣却是神的独生子, 配得敬拜、尊贵、颂赞。

A.  身份上的超越  (14218)

犹太人对天使特别崇敬.若要叙说基督的超越时,作者必需说服犹太读者(外邦读者对此则不够贴切),基督确是远胜天使。

1.「神子」身份超越天使(1424

a.  基督有更尊贵之名(14)。

b.   基督与神是父子之关系(15)。

神与天使之间是主仆关系;神与基督是父子关系,是极亲密的关系。「今日生你」的「生」字,有学者解作基督的降生或基督的复活,甚至两方面意义都有;神叫祂从死里复活,藉此向世人证明,耶稣为神的儿子。

c.  基督接受天使的敬拜(16)。

d.   基督是君王,天使是仆役(178)。

e.  基督蒙神以喜乐之油膏抹——加封悦纳19在旧约中,人因担负职任而接受膏抹时,是一个快乐的场合,那膏油称为「喜乐油」。

f.  基督是永远长存、永不改变的创造主(11012)。

g.   基督是分享神得胜权能之王(11314)。

2.  第一插段警诫 (214)

第一警诫:警告信徒要郑重所听之道,切勿忽略救恩。

人若忽略天使所传的话,即受到报应,那么,若忽略主亲自讲的,那罪是何等大呢?作者郑重告诫信徒不可随流偏离「因信得救」的道理。信主之人必须谨守真道,忠于真理。


3.「人子」身份及工作超越天使(2518

基督是神子,其身份超越天使,此点读者必口服心服,不容置辩;但基督曾降世为人,为人尝了死味,祂是否仍超越天使?这是读者会有的质疑,因此作者逐一辩证:基督虽道成肉身,披戴属人的性质,却仍能超越天使。

a.  人子身份之尊荣259:恢复被造之尊荣。

⑴人子有权承受将来的世界(25)。

⑵人子恢复世人之尊荣(269)。

(a)人为何比天使微小一点(27)?

人因犯罪,失去了治理万物的权柄(创 31719,失去该有的尊荣,以致比天使微小。且天灾横祸,动、植物皆不易为人效力(罗81922,这情形将至弥赛亚再来地上建立太平盛世之国度时,才能恢复过来。

(b)耶稣如何比天使微小一点(29 上)?

就救恩而论,基督要降世为人,成为真正的人,就是人子,名叫耶稣。基督既成了人,受了人的局限,就有人的软弱;但那只是暂时性的,约三十多年,代替人负起因罪而来之刑罚,尝了死味,使人能进荣耀里。

⑶人子成就人的救恩(29 下)。

基督的死乃是因神对人的恩典之故,使世人因此获得不费之惠、不劳而获的救赎;就因祂的代死,神就以此为荣,并将尊贵荣耀加冕于祂。

b.  人子之代死(21018):

人子代死带来极大果效:

⑴基督的死,是合宜的(210)。

⑵基督的死,使人成圣(211 上)。

⑶基督的死,使人成为神的儿子(211 下~13)。

⑷基督的死,败坏掌死权的(214)。

⑸基督的死,释放惧怕死的人(215)。

⑹基督的死,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(21617)。

⑺基督的死,能搭救被试探的人(218)。 

B.  治理上的超越 (31319)

基督超越天使是无庸置疑的,信犹太教人士不单尊崇天使,他们对摩西亦抱着极尊敬的态度,视摩西为神律法的颁布者,是犹太人最为尊崇的先知。他不单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,也曾面对神,脸上返照神的荣光;他的一生是一连串的神迹,犹太人甚至视摩西比天使更重要。

因此,有必要宣告基督是超越摩西的。一连串的对比,表明摩西只是神家里一个忠心的仆人,而耶稣却是神的儿子,治理神的家。因此,信徒应效法耶稣,而不是效法摩西。

1.  远超摩西(316)

亚伯拉罕、摩西、大卫为犹太人最崇敬的,而摩西更是神律法的颁布者。作者在此列举基督与摩西的比较,指出基督之超越:

a.  以建造房屋为喻324基督是造物主,摩西只是被造的;建造者当然比房屋优越。

b.  以屋中成员为喻35摩西乃仆人(忠仆)身份,基督却是神的儿子;且摩西的工作乃预告基督的来临(如申 1815,这指基督的工作)。摩西的话语并不完全,完全的乃在基督身上显明。

c.  以家中职责为喻(36摩西既为仆人,他的职守就是服事;基督是儿子,祂在家中有权治理、指挥仆人如何服事。

「可夸的盼望」——拥有真诚信之人;「胆量」可译作「信靠」、「信任」,指真实信靠;「到底」就是达到完全的境界;「坚持到底」指确实拥有、盼望、信靠者,就是神家里的人了。

2.     第二插段警诫——古时的鉴诫(3719)

第二警诫:不要硬心

指出古人对摩西没有信心,故招惹神怒;可见,今日人若对基督没有信心,必然招惹神的审判。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,因不信而不能进入安息地(3:12)的中心点是要人不可硬着心不信,以致不能进入神所应许的安息。

C.  远超约书亚(4113)

本段论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带领下,虽然进入安息地,仍不能得到应许的安息, 因为真正的安息只有在基督里(112830)。

「安息」一词在圣经中有三方面含义:(1)一周中的一日划分为安息日;(2)抵达应许之地是为得着「安息」;(3)永久性的安息,即永生,亦即属灵之安息。本段共十次提到安息。

「安息」(4:3)在属灵上是指救恩,即安躺在神的恩典内,这样的安息只有借着基督才能领取,也只归给信耶稣是弥赛亚的人。安息也是与神交通,享受神的同在。正如神设立安息日,目的是使人在工作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神,反而积极地去享受神。

安息获得的条件在乎信心,故作者在此强调信心须与行动配合,才能产生蒙恩得救的后果(423)。

以色列人因为没有信心,终不能得安息;只有相信的人才能进入(现在式,不断的过程)

47 的「今日」指面前之机会,不要硬心放弃。

作者从消极面劝诫信徒,勿效法不信者而灭亡;又从积极面鼓励读者,务必要得安息。劝诫分为二点:

1.  急需进安息之劝告(411

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(救恩),免得受审判(跌倒)。

2.  急需进安息之警告(41213

神的道是审判的准则,高过人的道德;但神的道是要人在基督里安息。作者从两方面描述神的道是「活泼的」(有生命的)、「有功效的」(有活力的、能辨明的);神之道也如两刃利剑,可将人的心思意念,甚至魂、灵、骨节、骨髓(喻最隐密的意念)分割,刺入剖开,皆比喻神的道带透彻性之功用。人的意念在神面前没有不显然的(不显明、不显露),毫无隐藏之余地。因为万物在神面前是赤露敞开的,都要向神负责。因此应在「今日」的机会下,趁早接受神所赐之安息。

D.  职分上的超越(414728)

作者接着提到耶稣基督祭司身份的多个要点,这是希伯来书中最长的一部份。

1.   远超亚伦:在身份、地位、资格及等次上天地祭司的比较):(414510)(基督在「工作上」超越亚伦):

a.   基督是尊荣的大祭司(41416)。

本段是一个重要的引言,带出主耶稣在身份上是更超越的大祭司, 完成了更超越的事奉;祂乃根据新约,献上了更超越的祭物,成就了救恩。

此段共分五点:

⑴基督是在天上有尊荣的大祭司。

⑵基督是神的儿子,名耶稣。

⑶基督能体恤人的软弱。

⑷基督在试探中没有犯罪。

⑸基督能给人随时的帮助。

b.   基督是更好的大祭司5110

⑴作大祭司须具有三个条件(514):

(a)从人间挑选。

(b)能体谅愚蒙失迷之人。

(c)能为百姓献祭赎罪。

⑵基督具有更优越之条件(5510),基督乃人间最好的大祭司。因:

(a)基督是按另一等次(麦基洗德的等次)被选召的。

(b)基督是绝对顺服、完全虔诚的大祭司。

(c)基督是使人永远得救的大祭司。

(d)基督称为永远的大祭司。

2.  第三插段警诫(511620)

a.  要长大成人(51114)

因读者仍处在小孩阶段(只接受旧约),所以「不熟练」(意「无知」、「愚昧」、「没尝试」「仁义的道理」(指福音或新约之基本信仰);他们需要「长大成人」,(意「完全」,非指灵命的成熟,乃指得救恩才「心窍」(意「心智的本能」)习练「通达」(意「经验」、「习惯」),才能分辨是非(暗指这样才能分辨清楚基督教远胜犹太教)。

b.  要进到完全的地步(618

此论认为读者是未信的人,主要的理由有五:(1)本段所用的字汇(如蒙光照,尝天恩,有灵分,尝神道,悟权能等)并不相等于救恩。(2)61 的「离开」是带有断绝性的含义(在救恩立场看)。(3) 警告经文对象之属灵归宿是「沉沦」(1029,即永死,非属灵堕落。

51168 均以犹太教徒为对象,他们是未信主的人,虽听过福音却不愿意接受。这些犹太读者,并非没有亲近基督教的经历,只是他们仅有接近,并无实际进入,结果仍徘徊在救恩之门。作者于此先指出他们的经历,使他们明白他们虽离救恩不远,却仍在得救之外,并借着基督超越性的教导,使犹太教徒离开犹太教,进入基督信仰以致得救。

这段经文中有一些词汇,解释如下:

(1)「基督道理之开端」——犹太教的第一课,即认识谁是弥赛亚。

(2)不必「再立根基」——指犹太教之根基。

(3)懊悔死行」——犹太人常如此行,但行事要与悔改的心相称(徒 2620)。

(4)「洗礼」(复数)——指犹太教中各种洗濯礼(而基督教只有一个洗礼)。

(5)「死人复活、永远审判、各种教训」——皆指犹太教之教训。

(6)「按手之礼」——犹太人的礼仪,如按手在牺牲祭物身上。以上这些均为犹太教基本道理。

64 的「那些」即这些犹太教徒,他们虽「蒙了光照」,却不等于接受真光。

「又于圣灵有份」——就是曾经有圣灵的工作感动他,却不愿意顺服接受(有份不等于拥有)。而且这些人觉悟来世的权能(恐惧将来的审判),又明白除了耶稣基督以外,别无拯救的真理。但这些犹太人曾多次听过福音,在福音真道边缘、在救恩门外徘徊,只是不肯接受。

来6:6的「若是」可以译作「既然」,是事实而非假设。听过许多次福音, 却不愿意接受福音的功效,这种人就在救恩的门外。主耶稣基督的死只有一次, 拒绝了,就不可能再有得救的机会, 为主耶稣基督不可能为他重钉一次十字架。

这种人就像犹大一般,他的结局是可怕的;当时犹太之法利赛人也是如此, 他们尝过、见过主耶稣的神迹奇事,也听过祂的教导,这些人如果还不愿意接受,他们的结局也会如犹大一般。(参太 41416「西布伦地、拿弗他利地…… 有光发现照着他们。」当时人都有真光照耀,却非每一个人都愿意相信真光而来就光

3.  远超亚伦:等次上  (7128)

a.    麦基洗德「等次」之超越(7110

⑴事实(713

(a). 麦基洗德是世界性的祭司(创 141720;诗 1104)。

(b). 麦基洗德是祭司兼君王。「麦基洗德」意「仁义」,是仁义王;「冷」意「平安」,也是平安君王。

(c). 麦基洗德是长远非受时限之祭司(本是长远之祭司),其等次永不终止。

(d). 麦基洗德是位分大于亚伯拉罕之祭司。

(e). 麦基洗德是仁义平安之祭司——生命之见证。

(f). 麦基洗德是独立非遗传之祭司(无父无母,无生之始,无命之终,乃是与神的儿子相似,资格是自有的,不用人手而具有之权柄,背景与神的儿子相似。

据创世记 14 章记载,麦基洗德突然出现,又突然消失,他无时日之始,也无生命之终,是永久的,因此没有族谱。

在创世记里,所有重要的人物都有族谱,惟独麦基洗德「无族谱」( 73)。圣经无记载他时日之始和生命之终,藉他预表基督就是永远的那一位,永久地作我们的大祭司。我们有君尊的大祭司是永久、永远、无始无终的。

⑵证明(7410

(a).麦基洗德接受亚伯拉罕之礼物。

(b). 麦基洗德祝福亚伯拉罕。

(c). 麦基洗德的祭司制度是活的。

(d). 麦基洗德的祭司制度非源自利未制度。

b.    麦基洗德「职任」之超越(71128

⑴旧约的祭司职任是不完全的(71114)。

⑵麦基洗德之职任是更好的(71519。新约祭司职任的完全。

⑶基督耶稣的职任超越旧约的(72028。新约职任之优越有三:

(a).基督是更美之约的中保(72022)。

(b). 基督是永远长存之救主(72325)。

(c). 基督是圣洁无罪之祭司72628

基督的祭司地位超乎其他人,不仅仅因为祂是永远的和最早的,还因为以下这些分别:

祭司职分

利未子孙(亚伦的等次)

耶稣基督(麦基洗德的等次)

1.   数目众多,但都死了(723

只有一个,但却永远长存(724

2. 只能在有生之年作短暂代求(7:23

拯救到底,永远代求(725


3.   有罪(72627

无罪(726

4.   必须为自己献祭(727

圣洁、无罪、未被玷污──无须为自己献祭7

26

5.    须不断为百姓的罪献祭(727

只一次将自己献上,就成全了所有的人(7

27

6.    立软弱的人为祭司(728

立神的儿子为君王祭司(728

  

E.功效上的超越(811018)

1.更美的约(8113

基督的工作在功效上较亚伦或任何人均更完美,因祂的工作乃建在更美之约上;这约成为「新约」,取代「旧约」的地位,是神应许的约,借着杰里迈亚先知启示出来的约;也就是说,当新约来到,旧约便要逊位了。

作者在此处指出,旧约的祭司与献祭制度已经古旧813,如今被新约取代;况且新约本不是未曾预告的,而是按照神给耶利米的应许而来的。从「新约」应许来的新大祭司,在其所做的献礼事上,远超越旧约的预备,这是作者在全文的本意。

a.    新大祭司之描述(815

基督是更美新约之祭司:

⑴祂是坐在神宝座右边的大祭司81 上);旧约之祭司从来无人可在服役时坐下的。

⑵祂是在天上圣所里的执事(82;执事(非 decon  一字)乃执行献祭仪式之人。

⑶祂是在天上仍奉献的大祭司835;基督将人的感恩、立愿、赞颂等献给神,故此祂供奉之职还继续。

b.  新约的描述(8613

新约十方面之特色(耶 313135 之约):

⑴新约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(86)。

⑵新约是取代旧约的(87)。

⑶新约是将来的(88 上),完全应验在基督再临地上执掌王权时。

⑷新约是神主动订立的(88 中)。

⑸新约是神与选民之约88 中),新约直接的对象乃神的选民,他们是新约的受惠人,新旧两约都是与选民立的。而基督的死是新约的基础,启动新约进行,直至主再来;圣餐的设立也是为了记念这「新约」。

⑹新约是一条完全簇新的约88 下~9:「新」字意「本质上的新」,强调素质上,非时间上的新。

⑺新约是内在的(810)。

⑻新约是个人的(811)。

⑼新约是救赎的(812)。

⑽新约是现在的约813:「渐旧」指新约取代旧约,「渐衰」喻不生效力,指功用方面(非价值)变成无用。

注:基督是新约的中保,这新约在许多方面也超越前约

 

基督所立的新约超越前约( 81813

旧约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新约

外在的律法

810

内在的律法

只能借着祭司与神建立关系

810

直接与神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

透过人的教导来认识神

811

每个人都要认识神,因为祂的荣光要充满全地

暂时性的赎罪

812

永久性的赎罪

 

c.    基督与新约

本书作者认为,耶利米所预告的新约(耶 313134,在耶稣的死上应验。而旧约确有其目的及功能,其中之一就是引进「更美的指望」719,这个盼望是罪过得赦免的盼望。若旧约能使人「完全」,那么新约也不必赐给人;但因旧约「软弱无益」718,又「一无所成」719),并有瑕疵(87,以致神要在基督的身上完成新约的应许。故此,基督被称为「更美之约的中保」722)。

d.  旧约与新约(8613

旧约称为「先前的条例」,又称「前约」,因「软弱无益,一无所成」。因为这个「瑕疵」8上),未能将赦罪之恩带给人,故有「后约」(「第二约」)取代前约的必要,这后约称为「更美的约」(72286 上)。既然新约有这么伟大的应许,旧约已不需存在了。

813,作者用四个动词形容「前约」将要消失:

⑴「为旧」(过去完成式动词,表示已完结)。

⑵「渐旧」与第一动词同字,因为现在式时态,表示理论上旧约早已完毕,不再生效,实际上,是渐进式地逐步完成。

⑶「渐衰」(意「年岁上的衰老」),指旧约像上了年纪的人,在正常功能上渐无作为。

⑷「快归无有」(意「接近废除」描写生命的短暂)。按神学而言,旧约在基督上十架时,便告完结了(太 275051;而新约,则在教会时期便开始应验;但完全的应验仍待将来。

 

2.  更美的帐幕(9122

旧约系统为一献祭的系统,起初在帐幕内举行。作者先论帐幕形状与内在之对象,及祭司在内的工作情形;但此帐幕(包括在内举 行的祭祀)只是「更全备帐幕」的表样,并不能叫人完全,其存在之目的乃「到振兴的时候为止」。基督到来后,因祂是将来美事的大祭司,祂有更完美的工作,即更美赎罪的血;这血是立新约的根据,使罪得蒙赦免。

a.  旧约的礼拜(9110

.礼拜的地点(915

(a).圣所

(b).至圣所

.礼拜的条例(967

众祭司「常进」(96),指出旧约祭司职任之缺陷,在圣所工作永不止息,夜以继日,早晚点亮灯台,照料香炉,每周更换陈设饼。大卫时代将祭司分为二十四班次,挨次在圣所服役。

至于至圣所(第二层帐幕),那是大祭司一年一次的专利。既然每年只有一次,必是在赎罪日。「一年一次」是指「每年一日」,因为在全年中,只有一日有机会进入至圣所;在那日,他会进出至圣所不下四次。在该日清早,大祭司先洁净自己,穿上礼袍,全副礼袍包括十二彩石的胸牌、肩上的以弗得,然后进人圣幕内,为民献上祭物。那日约有二十二种祭物,宰杀为祭。

.礼拜之时限(9810

如今作者在四方面「指明」旧约礼拜的时限,亦即犹太教的缺陷:

(a). 在旧约时代「头一层帐幕仍存的时候」,得救的路「进入圣所的路」)还未显明,没有亲近神之路。

(b). 旧约的帐幕是新约的「表样」(影子)。

(c). 旧约的献祭不能叫人得救(「完全」),每年献祭,非一次献祭就完全赦罪。期待得救,而不能得知「得救乃因信称义」。

(d). 旧约的条例到振兴时便停止。

旧约礼拜条文是表样,是影子,是暂时的,待那实体来临后便可废除,这时刻称为「振兴的时候」。今日有些犹太人仍用象征法献祭,在家中、会堂中献面包(作成小动物)为祭。

b.    新约的功效(91128:主要是在解释来 910

.基督的身份(91115:大祭司、赎罪者、中保。

(a). 祂是将来更美事的大祭司911:基督降生完成救赎,返回天家,成了天堂之大祭司,将人带到天堂去「来到」、「做了」

(b). 祂是永远赎罪的作成者91214:一次动作,永远有果效「成了」)。

(c). 祂是新约的中保(915)(「赎了」

.基督的工作9161018基督之工作乃是为世人死,祂死是必须的,原因有:

(a).遗命之成立(91617:遗命指「新约」。

(b). 赦免须流血(91822:生命换生命。

3. 更美的祭物(9231018

基督的献祭超过其他献祭

基督本身成了更美的祭物,祂的降世正是为此目的(赦罪);然而祂还要再来,目的是审判罪。

这更美的祭物叫人想起以前祭物的不中用,基督到世上来也是要把那不完全的献祭法除去(按律法献),这就是新约的功效了新约中出了一个无比之大祭司,将自己献为祭物,神就以祂的血成了新约, 取代旧约。

最后,基督在十字架上亲自、一次性的、完完全全的(完全足够的)、替代性的、赎人罪过的献祭,是超过所有其他献祭的,因这永远地解决了一切的人在一切的时间(过去、现在、将来)所犯的一切的罪。反观,在前约之下,献祭──

◇   不能叫人得以完全(变成完美)(101)。

◇   不能洁净(里面的)良心(102)。

◇   只叫人想起罪103)。

◇   牲畜的祭祀断不能除罪(使罪得赦免),只可暂时遮盖( 10411犹太信徒不能再指望靠守旧约的献祭规矩来除罪,而基督徒除十字架外,更不能指望靠其他事物来除罪。若其他事物能除罪,基督的死便是枉然了。前约及其规矩、献祭和礼仪已为基督所取代。

作者基于自己刚刚解释的道理,转而嘱咐众信徒要因信而行(凭信而活); 只有这样,才能因十字架而得着救恩,得以成圣。

a.  罪须献己(92326

b.  审判在死后(92728

27 节,对不信者为警告性;28 节,对信者为安慰性。基督第二次显现, 是为了信徒灵、魂、体之救恩。

10118 这段经文是主耶稣为更美、更超越大祭司的一个总结,也是4141018 的总结。

c.    律法之不完全1019

旧约不能使人得完全,律法(代表旧约献祭制度)之不完全(1014,基督之来,旨在完全之(1059节的「完全」即得救(利 420263135;彼前 110)。

d.  靠主成圣(101018)

「成圣」乃身份及地位上之成圣,即神完全悦纳、完全得救。 来 101118 整段是 10 节之注释,18 节为前半段最重要一句,为前数章之总结。主耶稣一次 把自己献上所完成的救恩是最完全的,所以信祂的人也得以完全,不需再靠别的救法,或靠其他的祭物。

三、基督徒的超越(10191317)(实践)

A.  信心的新路(10191140)

10 19  节导论「所以」(中文漏译),先是神学、信仰之基础,后是生活、信仰之实践。前是根,后是果。基督既是如此卓越,那么信徒的生活亦应超越。

1. 信心的要求(101925)

作者呼吁读者应常存充足之信心,坦然无惧地进入至圣所。他劝告的基础有四个根据(416):

a.    因耶稣的血:祂过去所作的。

b.    因有大祭司治理神的家:祂现在所作的。

c.    因心中天良的亏欠已洒去:对我们信徒。

d.    因身体用清水洗净了:属灵之洁净(多 35,如经过水的洁净一般(结 362526)。

就当:

a.    存充足的信心。

b.    坚守所承认之指望。

c.    彼此激发爱心。

10321317 详细阐释信、望、爱。

2.  第四插段警诫(102631)

第四警诫:警告勿藐视神的言语,及反叛之结局。

3.  信心的描述(10321140)

作者继续警告读者信与不信者,既然基督已为他们成就伟大救赎之工,为他们开了信心之新路,就当鼓起信心,努力向前。他先提醒读者发出:

a.  追念往日(103234)。

b.  等候赏赐(103539)。

4.     信心生活之定义及榜样(11140

a.  信心之定义(1113

虽未得着如同得着,虽未看见如同已见,便为信。信心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、有必然成就之确念。例:有地契deed—title,虽未见土地却已获有;又如圣灵在信徒内作「质」、「头期款」 down payment)。

b.  信心之表现(11440

是一篇信心英雄龙虎榜,有名的共 16 名,无名英雄约 22 位。

.先祖前之信心人物:由创世至洪水期(1147

(a)亚伯  (b)以诺  (c)亚。

.先祖时代之信心人物:由先祖至埃及(11822

(a)亚伯拉罕:信心之家族,信心之考验;(b)以撒;(c)雅各;(d)约瑟。

.出埃及前后之信心人物:由出埃及至进入迦南 (112331

(a)摩西的父母 (b)摩西 (c)以色列人 (d)喇合。

⑷不同时代之信心人物(113240

(a)人物方面(1132(b)事迹方面(113338)。 

39 40 节是全段的总结。旧约信徒仍未得着所应许的,这应许之实现是「在基督里」。而我们新约信徒)反得了神预备的「更美之事」(指基督的代赎)。

新约的人「在基督里」先蒙神的优待,而神的选民以往有信心之人, 都以神与祂的应许为他们信心的归属,神对他们之应许,现今已在耶稣基督里实现,他们也在他里面与我们新约信徒一同得到完全的救赎。 

B.  盼望的试炼(12129)

1.  仰望十架(1214)

a.   放下各样「重担」。

b.   脱去缠累之罪。

c.  忍耐奔走路程。

d.   仰望耶稣。祂是信心之「首领」及信心之「成全者」。

2.  忍受管教(12517):忍耐生盼望

a.  管教之教训(1248):

⑴主的管教不要轻看。

⑵受责备时不要灰心,虽有暂时的不快乐,但改正后受益更大。

⑶非爱之故,主不管教。

⑷非真儿子,主不鞭打;凡是儿子皆会受管教,因那是作好父亲之条件。若无管教,是因他私生子的身分,没有儿子名分。

b.  管教之结果(12911)有三:

⑴顺服「万灵之父」而得生(享受生命)。

⑵生身之父与万灵之父管教的差异,万灵之父乃使人在祂的圣洁上有分。

⑶管教之后果,是人得平安之果,就是「义」。

3.  忍耐到底(121217

a.挺直手脚121213:「手脚」代表行为,下垂的手与发酸的腿喻信心软弱,以致行为偏差,离开真道。故须修直道路,使瘸腿不会「歪脚(意「指方向」「偏离」、「偏向」,反得治愈(可喻得救)。

b.   追求和睦1214:与人相处甚难,但因是信心彰显之地方,故必须「竭力」。

c.  追求圣洁1214:没有圣洁,人如何能与神交往(「见主」)?

d.   谨慎神恩121517:有三个「恐怕」:

⑴失了神恩。

⑵生了毒根,使人污秽。

⑶淫乱及贪恋世俗,不敬虔。

4.  第五插段警诫(121829)

第五警诫:神的审判。

为旧约与新约之比较,神的审判乃是按新约非旧约,因旧约已过去,现今读者已来到新约时代,勿弃神的告诫。新约(以锡安山代表),远胜旧约(以西乃山代表)。

希伯来书的最后一个警告,在 122529。作者告诫人要撇下前约,单单仰望耶稣所立的新约;祂是这新约的中保。

C.  爱心的实在(12117)

1.     社交生活(1316)爱的表现

信心最大之表现乃爱的生活、爱的行动。在全书结束前,作者将爱在教会、社会中之服事,及个人生活加以解释,使信徒能真正实行信心的生活,亦即盼望的生活和爱心的生活。

a.    爱在社会生活上之表现1313

.常存相爱的心。

.勿忘接待客旅:在旧约时代,有人在接待客旅时,竟不知不觉地接待了天使(创 18131912。接待是爱心的表现,是神喜悦的。

.记念被囚之人「记念」(意「想念」、「想起」),看顾一些被囚的人, 记念之情与行动之关顾,亦是弟兄相爱之一面。

b.    爱在个人生活上之表现(1346

.婚姻当圣洁:婚姻若失去圣洁,夫妻之爱就不存在。这种破坏婚姻制度之罪行,神必追究。

.勿贪爱钱财:作者以两段神的应许为基础:申 3168 及诗 11867。人对神若失去信、望、爱,就必贪爱钱财,倚靠己力,不倚靠神了。

2.     宗教生活(13717)爱心的生活

作者从七方面引导读者再思他们的背景:若已信主,便应更加努力事主;若还在救恩边缘,则应完全投靠那为他预备「更美之祭」的耶稣。

a.  效法前人(1378)。

b.  小心异端(139)。

c.  忍受凌辱(131013)。

d.   寻求永城(1314)。

e.   靠主颂赞献新的祭(1315颂赞、行善、捐输。

f.  勿忘行善(1316行为是强调信神之外证。

g.   顺服引导(1317)。 

四、结语(131825

A.       请求(131829)代祷:作者请读者为他们代祷。

B. 祝福(132021

作者向神的祷愿分三方面:

1.   神在各样善事上成全(原文「装备」)他们。

2.   遵守神的旨意。

3.   借着耶稣基督在心中行神喜悦的事。

C. 计划=预告(132223

作者期待与提摩太去见读者们。

D.  问安(132425

指出作者在意大利之外。 

全书精髓

希伯来书全卷的讨论,旨在鼓励一班打算放弃信仰的犹太教信徒。因他们深受逼害之苦,又因他们拘泥律法的旧启示。

作者向他们指出,那曾藉天使的手把律法交付摩西的神,也已经在历史中借着祂的儿子晓谕我们。

神的儿子暂时比天使微小一点,为要成为血肉之体,完全地投入人的领域(二9101418)。

因为他既为神,又为人,所以能成为大祭司,在祭司的职分上,比亚伦的祭司职份更尊荣。死亡不能终止祂的职任(七 24,因祂乃是在属天的至圣所献祭,直接面对神(九 11 12。还有,祂献祭的事不须要重复,因祂自己既是祭司,又是祭物,完全为神所接纳,能在律法和恩典下,有效地除去人的过犯和罪愆(151019)。

祂所成就永远的救恩要以信心来得着,这也是旧约中历代的属灵领袖所运用的同一信心。读者们若能在他们的环境中使用这信心,必能带来确信、忍耐,至终得入那不能震动的国。

在此,不信者的危险,一项项被列出,所提出的警告也愈来愈严肃。

1.   首先是忽略的危险,从「随流失去」一词明显可见2:1。它指的不是抗拒,而是漠不关心的态度。

2.   不信的危险。以色列人对于神应许他们进入巴勒斯坦地的态度乃是不信。他们忽略神在以往的经历中向他们彰显的能力,以致他们不能承受那合法的产业,也失落了神为他们预备的祝福。不信从的危险,不肯服从新的启示,是属灵长进的致命伤。

3.   不成熟的危险。当人拒绝顺服,背弃了他在信仰上的立场时,他就再不能回头了(六 6,十 26。这两段经文指的都是故意拒绝基督,存心要背弃真道,而不是偶然的失足或过错。这种警告,是关系到离教,而非不自觉的失败。

最后的危险达到最高峰,那就是完全不听从神藉祂儿子而来的启示。「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」(十二 25。论到耶稣的血,有话说,「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」(十二 24,因为它带来救恩,不是招致惩罚。有谁弃绝这个声音,死亡一定临到他。

无可否认,「超越」、「更美」是本书的钥字或主旨。书内有 12 个更美的表达:

(1).更美的名(14

(2). 更美的盼望719

(3). 更美的约72286

(4). 更美的职任86

(5). 更美的应许86

(6). 更美的帐幕910

(7). 更美的祭物923

(8). 更美的家业1034

(9). 更美的家乡1116

(10). 更美的复活1135

(11). 更美的事1140

(12). 更美的血1214

作者以基督为超越或更美的高峰,指出祂是神的弥赛亚、新约的完成者、救赎的成全者;祂带来的恩典与能力给人新的道路、新的盼望、新的力量。故本书卷的主旨就是论及从旧约(渐衰的约,813转到新约(更美的约,86的含义了。

「更美」即「超越」,不但是全书钥字之一(出现十七次),也是全书的中心主题。这个「更美」表示即使是人间最美的,一与基督相比便黯然失色。作者从十二方面指出,基督给世人更美的盼望、更美的终局:

1.   基督有比天使更美、更尊贵的名字、身份及工作 (14)。

2.   祂比摩西更配多得荣耀(33)。

3.   祂的工作比亚伦的更有果效414510,本段虽没提「更美」字,但「更美」的思想是存在的。

4.   祂引进更美的指望(719)。

5.   祂是更美之约的中保(722)。

6.   祂为祭司的职任更美(86)。

7.   祂所应验的新约是建立在更美的应许上(86)。

8.   祂为更美的祭物(923)。

9.   祂为人安排一个更美的家乡(1116,另参 1034)。

10.    祂给世人更美的复活(1135)。

11.    祂为人献上更美的血(1224)。

12.    这一切全可称为更美的事(1140,是神在基督里为世人预备的。

希伯来书为一本「更美」的书卷,也为信徒带来更美的生活——信、望、爱, 因基督在任何事上都是「更美」;在启示、身份、工作、制度、生活等,都为信徒成全更美的安排,因有更美的基督,信徒便有更美的生活。

可惜的是,信徒的主虽然超越一切,信徒却不能过超越的生活,反成为敌人的脚凳;基督能超越一切,基督徒却为一切所超越。主要的原因乃是没有「放下各样的重担,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,存心忍耐,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,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」。


Última modificación: miércoles, 29 de noviembre de 2017, 16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