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课 抗战前后的中国教会(1931-1949 年)


经文:《来》12:1-4 我们有许多信心伟人如云彩围绕,是美好的榜样。


第一单元

一、布道及文字教育事工

1、国内布道工作

(一)1910 年,“中华学生立志布道团”在山东潍县成立,丁力美任干事。布道团有团

员1170 人 ,后近一半投入传教事工。

(二)“逐家布道团”,内地会设立,布道方式是游行布道,逐家挨户派发单张。据统计,

布道团5 年之中到过107,000 多家庭布道。

(三)“河南布道团”,布道范围在广东珠江以南。

(四)“车夫听道团”,设立于上海。

(五)“中华国内布道会”,1918 年该布道会从云南开始,逐步拓展到黑龙江、蒙古等

偏远地区,是第一个中国人自己设立的布道团。

(六)“伯特利布道团”,1931 年成立,是抗战前后影响力最大的布道团。团长为计志

文。计志文与宋尚节(1931-1933 年)为该团主要讲员。“伯特利布道团”3 年之

内到达中国13 个省,聚会达一千次以上,听道人数超过四十万人,其中信主近

一万八千人。

2、文字工作

(一)景教在历史上曾翻译近30 部经卷。

(二)天主教文字工作

a、孟德高维诺:《新约》、《诗篇》

b、吴经熊:《圣咏释义初稿》

c、天主教圣经思高译本

(三)更正教文字工作

a、马士曼译本(1822 年),最早的更正教圣经译本;

b、马礼逊译本(1823 年),当时通行的文言文译本;

c、代表译本,1852 年译成新约,1853 年新旧约全书译成;

d、麦都思译本(使用南京国语,官话译本),1857 年译成新约;

e、施约瑟译本(使用北京国语),1878 年出全书;

f、和合译本,1890 年上海第二次宣教士会议决定派代表翻译圣经,1919 年圣经

和合本新旧约全书翻译完成;

g、海外圣经翻译版本:《今日佳音意译本》、《现代中文译本》、《圣经新译本》;

h、书报刊物

这一时期,更正教出版机构达69 家,如宣道书局、青年协会、圣教书会、

浸会书局;

1913 年《圣经报》、1926-1928 年,基督教刊物有《基督教文社》、《金陵神学

志》;

1936 年,中文基督教杂志有211 种、英文杂志27 种;

26

1936 年,出版书籍达549 种。

3、教育

这一时期教会注重高中与大学的创办。

(一)天主教创办3 所大学:

1903 年,上海,震旦大学

1921 年,天津工商学院

1925 年,北京,辅仁大学

(二)到1934 年,更正教共办13 所大学,3 所医学院,7 所神学院,男中学115 所,

女中学102 所,男女同校中学43 所,高年级小学1000 所,初小约6000 所。

4、社会事工主要为救济难民灾民、设立孤儿院、难民收容等。

二、中国自立教会的设立

1、中国较早的自立教会

1862 年,厦门设立闽南大会;

1881 年,席胜魔在山西设立“福音堂”;

1906 年,俞宗周在上海设立“中国自立教会”。

2、真耶稣教会,1917 年开始聚会,1926 年在南京正式设立。

3、教会聚会所,1922 年在福州开始聚会。初期成员有王载、倪柝声、李渊如等,他们在

上海编“小群诗歌”,所以后来人叫他们“小群”。初期的口号是“走出教派,归回圣

经”。文字工作早期是《复兴报》和福音书房。到1949 年,发展将近有700 间教会,7

万信徒。

4、中华基督教会,1918 年由刘寿山在山东设立,主要是医疗传教。

5、耶稣家庭,山东敬奠瀛创立,他们提倡的口号有:

(一)“破家出世,参家入世”,意思是打破原来的家庭制度,用入世的精神加入耶稣

家庭;

(二)“换一个生命,耶稣为家主”,意思是生命更新,让耶稣做主;

(三)“打倒衣食住,成全衣食住”,这是耶稣家庭的生活方式,包括不过奢侈的生

活,信徒聚集在一起,凡物公用;

(四)“存心为主活,立志为主死”。

6、基督徒会堂,王明道于1937 年在北京设立。原则为自传,自立,自养。特点是对受浸

要求严格,在1943-1949 年间,基督徒会堂受浸入会的只有570 多人。

讨论:

在中国教会这段开展时期,文字工作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。你认为在中国教会当今的处境

中,最需要的文字事工是什么(内容、对象、项目)?

27

第二单元

一、本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道人

1、石美玉(1873-1953 年),江西九江县人,是中国少数留美学医回国的女医生。毕业于美

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,她不仅是医生,也组织医院,作医学教育,并且也是布道家。

《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》介绍石美玉时说她在布道方面的贡献比作医生的名声还要

大。

2、丁立美(1875-1936 年),山东人,是一个奋兴布道家。他组织“学生立志布道团”,任

第一任巡行干事,后去云南布道会作拓荒工作。

3、贾玉铭(1880-1964 年),山东人,民国时代很杰出的神学家、解经家。于1936 年10 月

创立“中国基督教灵修学院”,简称灵修院。他与丁立美为“文会馆”(齐鲁大学)同

学,曾主编《灵光报》。其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五卷《圣经要义》。

4、刘廷芳(1892-1947 年),浙江人,教育学家、心理学家、文学家、神学家、教会音乐

家、牧师,曾经作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、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。他曾出版《生命杂

志》、《真理周刊》,后合并为《真理生命》月刊,并自办基督教文艺季刊《紫晶》。1922

年在中国基督教全国大会上提出“我们同意见解相歧,但决心彼此相爱”。

5、王载(1898-1975 年),福州人。他传福音随走随传,被认为是“走方宣教者”的第一

人。他曾跟倪柝声、王峙、缪绍训、陆忠信、魏光禧等组织团队事奉。1928 年以后常

到南洋等第布道,并担任中国第一个差会“中华国外布道团”负责人将近四十年。他

讲道特色是每次讲道不超过三十分钟。其名言“不读圣经,不进早餐(No Bible, No

breakfast)”在教会中影响甚广。

6、宋尚节(1901-1944 年),福建莆田人。他被认为是30 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奋兴布道家。

1926 年,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;

1927 年2 月10 号,在纽约经历圣灵浇灌;

1927 年11 月,回国,开始在闽南传教,以十字架、重生、宝血作为主题;

1931 年,加入“伯特利布道团”,讲道强调不只要认罪,而且要悔罪、改罪、赔罪;

1934 年,离开“伯特利布道团”,成为自由传道人,于南洋、中国等地布道。

宋尚节讲道特点:

(一)生命的完全投入;

(二)使用实物教材;

(三)又讲又唱。

7、倪柝声(1903-1972 年),福州人。他长于解经、祷告,并有领导恩赐,文笔流畅。倪柝

声讲道注重教会建造、灵命建造,提倡走出宗派,长老治会,并提出福音移民观念。

他的教会路线对中国教会影响非常大,也引起争议。1952 年被捕,1972 年6 月去世。

8、王明道(1900-1991 年),北京人。他可以说是基要派神学的发言人。王明道嫉恶如仇,

抨击社会罪恶与不公义现象不遗余力。他提倡要“读书、读事、读人”。教会路线上强

调教会是重生的团契,所以要生命改变的人,才可行浸礼。他认为教会要尽量简朴,

包括不称牧师、不传奉献袋、不庆祝圣诞等。主张政教分离。1955 年被捕,中间因软

弱被释出狱,1958 年再次宣告信仰,被捕。1980 年获释。

28

二、教派合一运动

1、信义宗称“中华信义会”;

2、浸礼宗成为“中华浸信联会”;

3、圣公会成立“中国圣公会”;

4、监理会、美以美会、循理会、循道会、美道会合称“中华卫理公会”。

三、校园事工

1、1938 年,赵君影在西南联大开始做学生工作;

2、1944 年,赵君影在重庆大学与中央大学带领属灵复兴运动;

3、1945 年7 月,重庆举办全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第一届夏令灵修会,7 月22 号成立学联

会(中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联合会),赵君影任第一任总干事;

4、1946 年,艾得理加入学联;

5、1945-1949 年,沿海地区学生复兴运动;

6、从1951 年,各地开始家庭聚会;

7、1955 年,北京学联会解散。

8、海外学生运动兴起。

讨论:综览从三十年代的教会复兴到四十年代抗战胜利后的校园学生事工,我们可看到什么历

史规律(神在历史中的计划和预备)?

Last modified: Wednesday, April 4, 2018, 11:25 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