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课 海外华人教会现况


经文:徒2:5-11 五旬节后,也界各地的犹太人侨胞,成为福音传人。近日海外华人,也遍布全球。


第一单元


一、全世界的教会

1、宣教学者David Barret 研究认为:全世界人口63 亿人,广义基督徒约13 亿人左友。虽

然大宗派人数在减少,但小宗派在增加。

2、最大的宗派是美南浸信会,拥有1,500 万会友。

3、灵恩派数目增加迅速。

二、海外华人教会数目

根据1998 年1 月《华传路》总干事林安国牧师报导:

(一)世界华人教会总数:

台湾地区:3,000 间;香港地区:1,200 间;美国:1,000 间

马来西亚:1,000 间;新加坡:387 间;加拿大:350 间

印度尼西亚:210 间;海外华人教会总数:约7,813 间

(二)世界华人教会在各大洲的分布:

亚洲:6,089 间;美洲1,350 间;大洋洲176 间;欧洲128 间

拉美57 间;非洲13 间;总数:约7813 间

以上为90 年代末的统计数字,估计目前世界华人教会超过8,000 间。国内教会信

徒约6,000 万人。

海外华人神学院数目约100 间,福音机构500 间。

三、华人学生事工

1、第一波(1945 年-1950 年)

神在沿海地区借着学联会的工作产生的复兴;

2、第二波(1950 年后)

在台湾,香港和东南亚地区,宣教士秉承内地会精神,通过大学对面建教堂和学习英

文圣经等方式积极培养本地人才。台湾成立了校园团契,香港成立了学生福音团契;

3、第三波(1960 年-1970 年)

大量留学生出国之后在海外开始华人查经班。70 年代之后,查经班渐渐成为教会,这

是北美教会的基础;

4、第四波(1978 年后)

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,中国留学生到海外接触福音并纷纷信主;

5、第五波(1989 年后)

1989 年之后,大批学生和学者信主。这是中国学人事工的重要转折点。到2000 年为

止,海外学生学者人数超过70 万人,在美国已有500 人以上献身进入神学院,大批知

识分子在海外信主并委身事奉;

6、第六波(2001 年后)

进入21 世纪后,中国各个方面都不断发展,海外学人有机会回到国内。这些人就将福

音从海外带回神州。

34

四、海外福音运动的经验

1、海外教会的优势

(一)海外自由宣教,资料丰富,有很多学习的机会;

(二)直接学习到西方改教运动中的经验,造就完备;

(三)借鉴了西方宣教的经验。

2、国内教会的优势

(一)通过受苦,学习走十字架的道路;

(二)在苦难中依靠神,在简朴中建立教会体系;

这些经验该彼此交流,肢体配搭,以待将来为神所使用。

讨论:海外华人教会已遍及全世界,这对于华人参与普世宣教事工有何帮助?


第二单元 海外中国学人教会


目前,大量中国学人和新移民移居海外,在海外正在形成中国学人为主体的教会。学人指

的是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,中国学人为主体的教会是指该教会的固定成员来自中国大

陆的人数已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会。海外中国学人教会大概有四种发展模式。


一、在华人或西方教会增设普通话堂

1、优点:

(一)可以使用现有教会的资源,设备,制度,规章;

(二)在信息,牧养,聚会方式上比较有针对性;

(三)中国学人比较有观摩并参与事奉的机会;

(四)可以体验不同群体在教会中的合一。

2、难处:

(一)中国学人容易有依赖性;

(二)不同语言的堂会间沟通不容易,在看法,做法,神学立场上可能有分歧;

(三)因为附属于现有教会,比较缺少自主权;

(四)因为只有少数有负担的人参与,通常比较缺乏同工。

二、华人教会对外拓植新的分堂,或者认领一个已经有的团契

1、优点:

(一)中国学人教会初设立的时候可以获得母堂的支持;

(二)这种教会因为亲自经历了植堂的过程,可以成为自立后去国内或海外的参考;

(三)在这种教会中,学人比较有自立的责任感和自主权。

2、难处:

(一)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传道人和负责同工;

(二)这种教会可能长期依赖母堂;

(三)母堂须投入额外的人力,物力来支持分堂。

三、原来以海外华人为主体的教会渐渐转变为以中国学人为主体的教会

1、优点:

35

(一)在转变过程中,可以传承华人教会的优点,并避免其缺点;

(二)是逐渐转变,而非争执后分裂。避免了大陆背景的学人与海外华人间的隔阂;

(三)在设备、财力上较为轻省;中国学人可承担责任,有一段预备过程;

(四)信徒对教会有认同感。

2、难处:

(一)转变为中国学人为主体的教会后,原先的海外华人信徒常被忽略;

(二)缺乏有经验的传道人和负责同工;

(三)在转变的过程中,容易承袭原先华人教会的模式,缺乏突破和创新。

四、中国学人查经班或团契成立为独立教会

1、优点:

(一)最有自立感、自主性和认同感、责任感,最少依赖性;

(二)可以从探索,失败中学习成长,获得宝贵的教训和经验;

(三)可成为未来中国大陆学人教会的模式;

(四)最有事奉操练的机会;

(五)最容易与国内亲友、教会交流,促进中国福音工作负担。

2、难处:

(一)会友背景相同,缺乏与其它背景的群体交流、学习、合一的好处;

(二)一切都要从头开始,灵力,财力、人力物力缺乏,孤军奋斗,独力苦撑;

(三)信徒(或传道人)缺乏海外教会生活经验,常有争执和分裂;

(四)缺乏有牧养经验的传道人和负责同工,事奉起来相当辛苦。

五、总结

1、无论是这四种中的哪一种,都应该优先建造同工,不要太快开始节目和活动。先有

人,再有事工。(参路加福音3:14 ,门徒要先和耶稣同在才去传道)

2、如何建造同工?

灵命的培育上包括:基要真理,灵命塑造,灵修生活,品格和价值观的建立。事工的

培育先要到教会观摩,并有同工祷告会,建立同工团队。

3、过去十几年海外中国学人教会的概括:布道有成,根基尚浅,牧养不足。

4、愿景:海外中国华人教会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布道、团契、崇拜的功能,而要建立全方

位的福音、真理、宣教的基地。莫忘中国、胸怀普世!

讨论:你认为中国学人“从神州到普世”的过程中,应特别学习哪些事项?(例如:恩赐、跨

文化宣教体验、灵命塑造……)

最后修改: 2018年04月4日 星期三 11:33